首页 > 经典语录 >

10首最美初冬诗词,迷了眼眸,醉了心扉,最后一首惊艳世人900年

时间:2024-11-14 09:04:46

一夜北风起,万物始入冬。

霜降之后,便是立冬。仿佛忽然之间,夏去冬来,还未好好感受秋天的凉意,便要迎来寒冷的冬天。

心思细腻的诗人们,自然是易于感知到这忽如其来的物候变化,于是便有了一首首画风清丽素雅的初冬诗词。


第一首:唐代白居易的《早冬》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感悟:

白居易的心中有着深深的江南情结。毕竟在这里,他曾在郡亭枕上看潮头,山寺月中寻桂子,也曾在这里赏早莺啄春泥,浅草莫马蹄。

因此,诗人,一开口就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江南的冬景。在他眼中,江南的冬天虽然天气湿冷了一些,但也别有一番风情,甚至可以说超过了春日的韶华。

且看那寒霜过后依旧向阳而长的漫漫青草,那被暖阳晒干的土地,以及嫰如新芽的黄叶,都蕴含着勃勃生机,枝头上的朵朵百花,更是令诗人倍感惊喜。

诗人心想:此时若是再清闲一些,能够随心所欲地赏花饮酒,那就更好了!


第二首:清代陆求可的《后庭花·初冬》

菊花轻送清秋别,霜风烈烈。

天外孤鸿愁欲雪,初冬时节。

高阳揽辔阴云结,游人停辙。

橙黄橘绿如春热,暗香徐爇(ruò)。

感悟:

陆求可的这首诗,既有秋末冬初时的精美风景,也有柳暗花明般的喜悦心情。

尽管菊花还在凌霜绽放,但这带着寒意的北风,布满阴霾的天空,还是预示了冬日的到来。

在这个阴云密布的初冬时节,诗中人驾着马车,缓慢前行,似是有了累了,便停下来歇歇。

此时,耳边忽闻天边的孤雁哀鸣不已,像是在呼唤分散的同伴,又像是在担忧飞雪的飘落,一如主人公,担心风雪会阻碍自己的步伐。

百般忧愁之际,忽见前方山林里满满都是黄橙绿橘,为这素净的冬日添了几分春天般的色彩,令人倍感温暖,那四处弥漫的果香,更是让人倍感喜悦。


第三首:唐代白居易的《初冬早起寄梦得》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感悟:

白居易的这首五言诗,像是一篇日记,记录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感受。

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诗人披着白色外套,温壶清酒用来暖暖身子,因为天冷便没有梳头,好在有乌纱帽可以遮挡略微凌乱的头发。

一出门,只见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薄雾与霜气,那丝丝寒气枝上的鸟儿开始发愁,不知是在担忧自己,还是自己羽翼未丰的孩子。

见到这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忽然来了灵感,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正当他为自己的文采斐然而激动时,想到这么优秀的作品竟无人分享,一下子又落寞了。

忽而转念一想,可以寄给在苏州的刘禹锡啊!

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白居易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大多是刘禹锡,可见他确实是把刘禹锡当成了知己好友!


第四首:宋代的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其一》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感悟:

吴芾的这首诗,于淡远的意境中,流露出知音难觅的忧伤。

如诗人所言,春夏秋冬,风景各不相同。于初冬时节的暮色时分,欣赏着天边的斜阳,重叠的云彩,远层层渐变的红叶,寒露滋润着的菊花,摇曳在风中的芦花,喝着三杯两盏淡酒,诗人的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然而,一想到这幅淡淡写意的画卷,竟无人能与自己一同欣赏,诗人的心头又涌现一种知己难求的孤独。

第五首:宋代周端臣的《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感悟:

周端臣的这首诗,特别之处在于敏锐的捕捉到初冬时的天气变化。

初冬时节,温度变低,倒也没有寒冬那般刺骨的冷,尤其是晴日当空,似有几分立春时的暖意。

仿佛一夜之间,无边落木萧萧而下,树枝上只留下三三两两的残叶,几经风霜过后,菊花也渐渐凋落,只剩下一两朵零星地开放。

此时,红霞的出现,预示着霜降的到来,星星周围出现了光晕,暗示着冬雨的来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诗人忧愁的并非是风霜雨雪的临近,而是马上寒冬将至。梅花即将绽放,自己还没有写好赏梅的诗句。


第六首:宋末元初仇远的《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感悟:

如题所言,这是一首记录立冬节气的小诗,描绘的是清丽淡雅的庭院之景。

立冬到来时,朦胧细雨虽然还未凝结成霜,但天气在不知不觉中已然下降,令人心生几分寒意。

庭院里半是青绿,半是淡黄的树叶,更让人心生凄清之感。

古语有云: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小春,亦云小阳春。

因此,诗人在后两句中以小春形容农历十月看似不合理,实在情理之中。

眼看隆冬即将到来,诗人心想:到哪里才能寻到心心念念的梅花呢?



第七首:唐代白居易的《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冷竹风成韵,荒街叶作堆。

欲寻联句卷,先饮暖寒杯。

帽为迎霜戴,炉因试火开。

时时还有客,终不当君来。

感悟:

很多时候,白居易会在诗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精选的第一首诗《早冬》如此,本诗亦如此。

开篇之初,诗人便用清冷的竹,荒凉的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在这布满寒意的初冬时节,诗人一如既往地温酒煮茶,戴起御寒的帽子,看看经典诗书,找找写作灵感,偶尔还有客人来访,日子过得倒也算自在。

只是,诗人左盼右盼,还是没有见到好朋友皇甫曙的身影,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第八首:宋代赵长卿的《浣溪沙·初冬》

风卷霜林叶叶飞,雁横寒影一行低。淡烟衰草不胜诗。

白酒已篘(chōu)浮蚁熟,黄鸡未老藁(gǎo)头肥。问侬不醉待何时。

感悟:

赵长卿的这首初冬之作,更显几分萧然与肃静。

首句之中,诗人便用风卷红叶,雁阵惊寒之景,勾勒出一幅萧瑟凄清的初冬画卷。

后一句,诗人借由淡淡的烟云,枯黄的野草,渲染出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此时,天气转冷,喝着温酒,吃着美味佳肴,诗人的心里感到十分惬意,忍不住感叹道:

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此时不醉,更待何时!


第九首:宋代陆游的《初冬杂咏》

夜窗父子共煎茶,一点青灯冷结花。

村落盗清无犬吠,园林月上有啼鸦。

感悟:

陆游的这首诗,描绘的是舒适且安心的冬夜之景,充满了温馨而寂静的气息。

首句之中,诗人便用父子共同围炉煎茶的画面,赋予全诗淡淡的烟火气。

屋内,是清冷的烛光,悄悄滴落,凝结成花,以及正在谈心的父子二人;

屋外,是皎洁的月光,整个村子里只听见乌鸦的啼叫声,未曾听到一声狗叫声,足见此地民风淳朴,安静祥和。


第十首: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感悟:

在所有的初冬之作中,最喜欢的还是苏轼的这首经典七言诗。本诗是苏轼任杭州任知州时(1090年)所作,距今已有900多年了。

如诗人所言,秋末冬初,虽是百花凋落,万叶飘零之际,但也有温馨且治愈的一面。

且看那凌霜绽放的菊花,彰显出生命的顽强,遍布青橘金橙的山林,又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若是留心,便能发现冬天里,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醉美景色。

人生亦是如此,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风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不复年少时的青春,但也渐渐变得成熟,迈入人生的黄金阶段。

因此,诗人借由此诗劝慰朋友,同时也安慰自己:

当下才是最好的时光,咱们应该珍惜此时此刻的风景,而不是在消沉中蹉跎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