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不记年,看云即是仙。
——元·张可久《越调·凭阑人·众远楼上画》
【释义】山中不知岁月长,不问红尘与过往,隔世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与山水白云为伍。
在道教文化中,白云常常被视为一种追随自然本性精神气质的象征,与神仙有着密切的联系。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释义】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的隐退之心,以及自古以来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释义】看到溪花心神澄静,与山寺中飘来的修道习静的禅味相互对映,让人忘了该说什么话,甚至忘我而不自知。
禅宗有拈花微笑的典故,诗人于溪花中悟得禅意,领略到恬静的清趣。
有为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唐·吉逾的《题云居上寺并序》
【释义】人生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什么事是永恒不变的呢?
诗的原意是转瞬而逝的观念,而小编更愿意看为时光短暂,何不珍惜眼前人。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唐·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释义】深入禅定并不要靠清凉的名山胜水,灭掉了心头的欲火自然会凉快无边。
心静自然凉,便是这般道理了,世事纷杂,又于我何干?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北青萝》
【释义】对于苍茫世海,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尘沙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纠结于爱恨呢?
李商隐一生深陷牛李党争,山中的一番对话,让他明悟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释义】经过一个种满竹子的寺院,与一僧人攀谈许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人的一生,总会有心情不佳的时候,不妨来到如此幽雅脱俗的环境中,总会有所感染,得到些许慰藉。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唐·白居易《销暑》
【释义】不想别的事,静下心来,就会感觉窗子有清风吹来。
此句暗含了道家清静无为的义理。心若清净,自得怡然。境随心转,由此可见。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宋·黄庭坚《写真自赞五首》
【释义】像僧人般飘逸但却有头发,像是俗世间的人却不受尘垢污染。能一眼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享受心灵最深处的愉悦。
这是一首偈诗,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境界,时间万物皆是虚幻,如梦一般,何必执着于外相,幸福须往内求。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明·姚广孝《晚过狮子林》
【释义】通过观想,可以领悟禅意;通过闻香,可以知晓染料的颜色和质地。
禅者心也,若心中有禅,则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