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健康保险包括什么疾病(常见的健康保险种类,作用,及其优缺点)

时间:2025-01-21 06:17:24

保险种类千千万,五花八门,非专业保险人士,或者花了大量时间了解的人,极容易混淆,本人从大学毕业之后,做了4年出头保险经纪人,见过太多不懂保险的客户,对保险的险种基础保障内容,保什么,起什么作用都不知道,最后钱也花了,却没有买到实用的,真正需要的保险产品,甚至出险理赔不了,又埋怨保险赔不了,保险是骗人的其实保险没有骗人的,只有买错了的说法,所以抽工作之余,科普一些保险的基础知识,只为减少误解,文章尽量用大白话介绍,如果用词不够专业严谨,欢迎专业人士补充!
先谈一下常见实用的健康保险,毕竟人的健康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嘛,健康保险也有很多种类,各自有各自的作用,有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护理保险等等很多,今天主要先讲一下最常见,接触最多,最实用的四个险种,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一,重大疾病保险

重疾险的官方定义大家可以百度百科查询,白话来讲,产品定位主要就是保障非常严重的大病的保险,比如常见的癌症,白血病,脑中风,重大器官移植等等,所以对重疾险的定位要清晰,不要出现了感冒发烧,流感,乳腺增生结节等等生活中常见的小毛病,就问重疾险能不能赔,重疾险也有很多小的种类,下面简单讲解一下区别及其优缺点:
(1)从保障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一年期重疾险,定期重疾险,长期(终身)重疾险

1.一年期重疾险,顾名思义,保障时间为1年,保障责任和长期重疾险差不多,优点是保费非常便宜,多为几百元一年,主要缺点就是不够稳定,万一产品停售,下一年就无法续保了,主要是用来临时过渡一下的
2.定期重疾险,小孩的定期重疾险一般常见的有保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等几种常见的保障时间,成人的重疾险,一般是以保到60岁,70岁,80岁等固定的年龄为主的定期重疾险,优点一样是很便宜,杠杆比例高,年轻人甚至一两千元,就可以买到30万或者更高的重疾险保额,而且在保障年限内,不用担心生病理赔,产品停售等带来的续保问题,相对第一种稳定一些,缺点就是属于消费型保险,合同期满没有出险,保费就全部花掉了,而到60岁以后,如果想重新配置健康保险,因为年龄原因就很难配置了,一般是建议用来加保的,就是比如一个人,之前买了20万,30万保额重疾险,后来觉得不太够,但是再加保一份保终身的重疾险,可能保费超出预算了,这个时候加保一份定期的重疾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3.终身重疾险,顾名思义是保障一个人一辈子(保险里的保终身,一般是指保到被保人105岁,或者106岁,如果更长寿,一般就不会继续保下去了),在任何时间段出险,都可以获得理赔,优点就是足够稳定,不用担心续保或者别的波动,缺点就是保费肯定会高不少

(2)从身故责任来看,可以分为自带(捆绑)寿险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和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1.带身故责任的保险,是指被保人如果没有发生过重大疾病的理赔,因为疾病,意外或者其他原因(不在免责条款内的原因),导致被保人身故,也就是被保人去世了,也可以赔付保额给家人(有指定受益人的话给指定受益人,没有的话给法定受益人),优点在于:保障全面,不管是疾病出险,或者平安到老身故,是肯定可以获得一次保额赔付的,而且带身故责任,现金价值往往会高不少(现金价值就是哪一年不想保了,想退保可以退多少钱回来,就叫做现金价值),后期想退保拿的钱也会多一些。缺点在于:第一,重疾和身故往往会共用保额,二者只能赔其一,就是我先得了重疾比如癌症,赔付了重疾理赔款以后,身故保额就作废赔不了了,其次,保费一般会高三分之一左右

2.不带身故责任的保险,一般常见于互联网线上渠道销售的重疾险产品,线下代理人,业务员一般没有这种产品,不带身故责任是指被保人没有发生重疾理赔,发生身故的情况下,一般要么退还所交保费,要么退还当年现金价值,要么不赔钱,总之不会赔保额的这类型重疾险,优点在于,第一,保费很便宜,一般会比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费便宜三分之一左右,第二,这种保险一般是和定期寿险一起搭配购买的,这样得了重疾,重疾险可以赔一次保额,身故了,单独购买的定期寿险也可以赔一次保额,这样就可以获得两次理赔款了。缺点在于,第一,现金价值偏低,如果后期客户不想继续保下去了,想退保,退的钱会比较少,一般最多和所交保费差不多持平,而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现金价值后期是会超过所交保费的,像小孩,甚至会超过所交保费的两三倍

(3)从重疾赔付次数来看,可以分为重疾单次赔付,重疾分组多次赔付,重疾分组多次赔付(癌症单独分组),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

1.重疾单次赔付,就是重大疾病只能赔付一次,得过一次重疾,理赔以后,合同终止,不再保了

2.重疾分组多次赔付,就是重大疾病可以赔多次,赔完一次重疾以后,合同不会终止,还能接着保(但是一般会终止轻症,中症等其他保障责任,只会继续保重疾),分组的意思,就是会把同类型疾病划分在一起,比如一款重疾,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其中可能有20种是属于心脑血管类型的疾病,被划分在第一组,那如果我确诊了这20种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任何一种,理赔以后,所有的同组里的20种心脑血管疾病会全部作废,都不能理赔了,后期再出险,只有确诊的是剩下的其他80种重疾,才能获得下一次理赔款,这就叫做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分组多次赔付,会大大降低下次获得理赔的概率,所以不推荐配置,因为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保费肯定会比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保费高一些,但是分组多次赔付,钱也多花了,但是下次获得理赔的概率反而降低了,所以不建议配置
3.重疾分组多次赔付(癌症单独分组),意思同上,只是把最高发的癌症(保险上叫做恶性肿瘤)单独分了一组,不会因为确诊了某一种重疾,就把最高发的癌症作废了,稍微比上一种好一点,但是也不推荐配置
4.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就是比如同样保100种重大疾病,确诊了任何一种重疾以后,只会终止这一项重疾,剩下的99种重疾都不受影响,都可以再赔,不会降低下次获得理赔的概率,很实用,如果追求保障全面,想买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首推这种!

(如果对于分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参考这个图片举例)


(4)从产品性质来说,可以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这种没有官方定义,自己归纳的,方便理解),返还型重疾险
1.消费型重疾险,就是平安没有出险,保费一般就全部消费掉了,一分钱拿不回来,主要就是指一年期重疾险,和定期重疾险

2.返还型重疾险,就是产品会规定一个年龄,比如被保人60岁,65岁,70岁,80岁等固定的时间,被保人平安活到这个年龄,会在当年返还之前的所交保费,同时合同继续有效,还能接着保(返还保费之后,合同是否继续有效,是判断是否是返还型重疾险的关键一点
3.储蓄型重疾险,这种保险没有主动返还功能,但是交的保费也不会白白花掉,后期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等被保人身故,赔钱给家人,第二,后期主动申请退保,拿回产品现金价值使用(但是一旦退保拿回现金价值,合同就失效了,后面再出险就不保了,很多线下业务员代理人,就拿产品后期可以退保拿现金价值,把产品包装成返还型保险,其实并不是,拿了钱以后,合同继续有效,一般就是返还型保险,如果把钱拿走使用,合同终止失效,不保了,一般就是储蓄型重疾险

二,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主要是起报销补偿作用的,可以理解成商业版的社保医保,主要保住院费用报销,使用方法为:发生住院后,产生的医疗费用,先找社保医保先行报销后,超出报销额度,或者不在报销范围的报不了的部分,商业医疗险再接着报销,社保医保+商业医疗险,总共报销的金额,一般不会超过实际住院的开销账单发票的总金额

(1)从保障范围,保额和免赔额来看,可以分为小额医疗(住院保),百万医疗,高端医疗,防癌医疗险,惠民保

1.小额医疗,有的也叫住院保,优点在于:报销门槛低,社保医保报销后,一般要么没有免赔额,要么只有50-500元左右,就可以接着报销了。缺点在于:第一,一般只能报销社保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第二,报销额度上限比较低,一般只有1-2万左右,超出了得自己承担,第三,健康告知要求高,续保难,小额医疗一般没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功能,一般只要健康告知有一条不符合,就直接拒保,而且健康告知一般都是每年一审核的,上一年出过险,理赔过,下一年一般就不让续保了

2.百万医疗,优点在于:第一,保额高,一般在100万-800万左右,第二,报销范围广,不限社保报销范围,第三,保费便宜,一般50岁以下,有社保医保的话,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几百万保额。缺点在于:报销门槛高,一般免赔额在1万左右,社保医保报销后,需要自己承担1万,才能接着报销

3.高端医疗,和百万医疗差不多,但是百万医疗绝大多数只能报销二级及二级以上公立人民医院普通部普通病房的医疗费用,如果想要好的就医体验,比如想去私立医院,或者好医院的国际部,或者想住单人病房,不想住普通几个人一间的病房,高端医疗主要就是保这些的,就医体验非常好,但是保费很贵,一般都是大几百起步,一两千甚至更高一年,还是消费型的,不差钱,想要好的就医体验的客户可以配置!

4.防癌医疗险,和百万医疗差不多,百万医疗不限疾病种类,什么病住院都可以报,但是防癌医疗险顾名思义只能保因为癌症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很小,优点在于健康告知比百万医疗宽松不少,比如常见的三高问题,百万医疗一般都是拒保的,但是防癌医疗险一般可以承保

5.惠民保,这是最近两年很火的一种保险,是由每个地方的市政府牵头引导,一般是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一种普惠型医疗保险,可以看做弱化版的百万医疗,优点在于:第一,投保门槛低,一般是不限制年龄,不限制职业,不限制健康情况(既往病史一般不保),第二,保费便宜,保费一般从几十元到300元左右。缺点在于,第一,免赔额比较高,一般在2万左右,第二,必须有医保,报销的时候必须先找医保报销,不然一分钱报销不了,第三,大多数都有地区限制,比如北京有个惠民保,叫做京惠保,必须有北京医保才能买,其他惠民保大多数差不多,必须有当地医保才能保,有地区限制,极少数惠民保可以全国通买,第四,报销范围小,绝大多数惠民保只能报销社保范围内的医疗费用+部分治疗癌症用的抗癌药,特效药的费用,第五,这种险种属于一种新的实验型险种,续保不是很稳定,今年买完,明年还有没有不确定,建议能买百万医疗,就优先买百万医疗,买不了百万医疗,比如年龄超了,健康或者职业不符合,再买惠民保

2)从续保稳定性来说,可以分为一年期短期医疗险,和长期医疗险

1.一年期短期医疗险,一般不能保证续保,当年出险过,或者产品停售下架了,一般下一年就续保不了了,小额医疗,惠民保一般就是属于这种,高端医疗一般也是

2.长期医疗险,部分百万医疗推出了保证续保功能,比如保证续保10年,保证续保15年,保证续保20年等等,防癌医疗险有可以保证续保终身的,但是百万医疗目前最长的就是保证续保20年的,在保证续保期间内,不会因为客户出险理赔过,或者产品停售下架不卖了,而影响续保

三,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是保意外身故,意外残疾,意外导致的门诊或者住院费用报销三大板块,出险原因只能是意外,比如疾病导致出险,就不能赔

(1)从保障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一年期意外险,长期或者终身意外险
1.一年期意外险就是只保一年,杠杆比例高,一般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就可以买到大几十上百万保额(说的是普通职业,如果是高危职业,比如工地工人,卡车司机等保费会贵很多)

2.长期或者终身意外险,就是可以保几十年或者一辈子的意外险,不太建议买,第一,保费贵,第二,一般长期意外险只保意外身故和残疾,不保意外伤害医疗,就是发生意外后,要么人死了,要么人残疾了才能赔,而最高发的意外导致受伤的医疗费用报销不能保
(2)从产品性质来看,可以分为消费型意外险,返还型意外险

1.消费型意外险,一般就是一年期意外险,平安过了1年没有出险,保费就花掉了

2.返还型意外险,一般会带返还功能,合同期满,有的会返还所交保费


四,寿险

寿险主要就是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说直白一点,一般就是保人死了赔钱给家人的保险,也喜欢叫做家庭责任险,因为是赔给活人的,一般只有被保人死了才能理赔

(1)从保障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1.定期寿险,就是保固定时间的保险,比如保20年,30年或者保到被保人60岁,70岁,80岁这样的寿险,在保障时间内身故,就可以赔保额给家人,优点在于:保费便宜,杠杆比例高,年轻人甚至几百元,就可以买到几十万保额,缺点在于:属于消费型保险,平安到合同期满没有身故,保费就花掉了,这种保险一般适合年轻人,比如刚成家的家庭,刚买房买车,贷款债务等比较多的年轻人,因为一旦被保人出事,债务,责任就转移给家人了,比如一个30岁的家庭,可能刚成家没几年,孩子才几岁,刚买房还没还几年房贷,如果这个时候,家里大人,尤其是男方一旦出事身故,家庭影响非常大,可能房贷家人还不起,房子被银行回收,小孩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父母没人没条件养老等连锁反应,定期寿险在这种时候就可以赔钱给到家人,确保家庭的生活质量不受重大影响,留爱不留债!

2.终身寿险,就是保一辈子的保险,不管任何时候身故,都可以赔保额,属于必赔型保险(免责条款里的情况除外),但是不太推荐购买,因为必赔,所以保费很贵,比如同样一个25岁男性,可能买50万保额定期寿险保到60岁,一年可能只需要几百元,但是买一份保终身的50万保额寿险,可能就要两三千甚至更贵了,还有一种增额终身寿险,主要是理财用的,以后再讲


(2)从产品性质来说,可以分为消费型寿险,储蓄型寿险,返还型寿险(也叫两全险)
1.消费型寿险,主要就是定期寿险,平安到合同期满没有身故,保费就花掉了

2.储蓄型寿险,和储蓄型重疾险一样,不会主动返还保费,后期两种处理方式,第一,身故赔保额给家人,第二,主动退保拿现金价值,一般就是指终身重疾险

3.返还型寿险,也叫两全险或者生死两全险,就是要么平安活到保险合同规定的时间,返还所交保费,要么身故赔保额给家人,一般返还型的重疾险,就是通过额外花钱,附加一份两全险,来实现返还保费的功能的,不划算,后期会具体分析讲解原因的


以上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最可能用上的几种健康保险的作用,以及优缺点的分析,还有一些用得比较少的健康保险,比如护理保险等等,因为不常见,就没展开讲,如果哪里觉得不理解,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聊咨询(平时要上班,只能下班或者空闲时间回复),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走一波!!!
——(接下来会陆续具体讲解每个险种,以及配置每种险种需要避坑的注意事项)